春风吹到濮大,吹开树树繁花。
濮大全称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市城区黄河西路。一年四季,校园草木葱茏,尤以春天的樱花最为出众。
早樱开时,乍暖还寒,集中在致远路上,素面朝天,纤尘不染,如霜如雪如瀑布;晚樱开时,春和景明,集中在博文大道上,粉面含羞,楚楚动人,如云如霞如彩练。最引人注目的是人文学院门前两棵并排而立的樱王树,高数丈,花万簇,横看成岭侧成峰。
花香袭人。大家在这个春天相互邀约,一起去濮大看樱花吧。
一
“昨天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没能进门;今天我们一大早起来,直奔濮大,总算看到樱花了。这里简直就是花的王国,看不完,看不够,看得心花怒放。”阳春三月的一天,濮大校园花如海人如潮,来自台前县清水河乡的靳女士一边举着手机自拍一边赞不绝口。
靳女士告诉记者,五年前,她来送女儿上学,看见校园里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喜出望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她觉得,一所学校爱花爱草,教学质量就不会差到哪去,女儿在这里读书不用担心了。事情果然好过预期,女儿不仅在这里顺利地完成了本科学业,还从这里展翅高飞,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一所名校的研究生了。
五年来,靳女士一直有个美中不足的小遗憾,就是没亲眼看到濮大的樱花,没跟女儿在樱花树下合个影。当初女儿入学的时候,不是樱花的花期,只见樱花树竖成行、横成排,枝繁叶茂,绿荫满地,心里埋下一个愿望,来年春天,一定陪女儿好好看看樱花,拍几张照片,发到美篇上。文案的腹稿她都打过好几次了,诗情画意的,不料三年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接下来又一阳二阳三阳,屡屡中招。此间,别说她一个学生家长进不得校园,就是女儿也不得不离开学校,在家里上网课。今年好了,风烟俱净,树树花团锦簇。靳女士拍了照片又拍视频,准备晚上好好整理一下,发给女儿,发到网上。
像靳女士一样来了一两次、两三次才能一睹樱花芳姿的游客大有人在,柴女士也是。不过,靳女士未能实现的美好心愿,柴女士替她完成了。
柴女士来自平顶山市,儿子在这里读大三。此刻,她正在樱花苑广场上与儿子在樱花树下合影,横着拍了又竖着拍。负责拍照的是靳女士的爱人常先生,忙并快乐着,让爱人吆喝得有点应接不暇。常先生告诉记者,这两天儿子迎来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考试,专升本。孩他娘提前几天就嚷嚷着要赶来给儿子鼓劲,实际上,她还惦记着这一校园的樱花。结果起早赶晚集,人多得挤不进去,在酒店住了两天,才得以一睹樱花风采。可能就因为来之不易,儿子一走出考场,柴女士就跟樱花“杠”上了,拍了还要拍。
儿子比柴女士高一头,已过了搂着抱着母亲撒娇的年纪,起初多少有些扭捏,但见母亲在兴头上,情绪受感染,慢慢也谈笑自若了。他说,这里毕竟是他的母校,母校的樱花让母亲如此喜欢,他从内心里深以为荣。专升本考试前,许多同学来樱花树下许愿,枝头挂满红艳喜庆的许愿条,他也曾驻足树下,默默地许愿。尽管不迷信,可到了考场一看,各科试题差不多都被老师押到过,或被他刷到过,可十拿九稳地过关,现在正好放松一下,既赴樱花之约还愿,也得以重温与母亲手手相牵的温馨时光。
靳女士、柴女士都与濮大有交集,对濮大樱花情有独钟也是情理中事。但更多的人,既非濮大的校友,也非濮大的学生家长,大老远跑来,就为了赴一场樱花之约。放眼望去,繁花点点,人影憧憧。闪光灯交织,快门声此起彼伏,人面樱花一同框,春光无限美。
二
“我这几天崴住脚了,韧带撕裂,本来请了假,可心里放不下学生,也放不下樱花,还是坚持来上课了。没想到校门口车流人流那么多,队伍老长。要不是大家听说我是老师,又见我一瘸一拐的,让了条路,恐怕就进不了校门了。”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艺说。
刘艺是个95后,青春靓丽,放到学生里面看不出她是老师。她说,当初选择来濮大就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上了这一树一树的樱花。在鲜花环绕、芬芬四溢的校园里备课、上课、散步,她都觉得是一种享受。因为校园里不仅有诗意飞扬的樱花,还有勇往直前的标志性景观——建业号蒸汽机火车头,一柔一刚,相辅相成,给人启迪和力量。这里远离市井繁华,堪称最宜读书学习的净土。讲台上她是老师,下了课她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交流聊天。看见学生一天天成长,如同看到种子破土、枝条萌动的样子,甚至能够听到花朵绽放的声音,欣喜之情无以言表。在她看来,樱花美丽浪漫,热情奔放,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但是,樱花短暂的花期又引发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樱花花期短,如同人青春易逝,正好印证了一句古老的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只有不负韶华,只争朝夕,才能放飞梦想,让青春像樱花一样灿烂绽放。
在未来广场,一群学生呈伞面形坐定,人手一把胡琴、一册乐谱,对面是他们的国乐老师和写着“樱花课堂”字样的展板,周围是愈开愈艳的樱花和愈聚愈众的游客。有风吹过,花香阵阵,琴弦奏出清泉石上流的声音。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刘洁介绍,每年3月至4月,学校都会组织举办樱花文化节,开展一系列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一路生花,‘樱’约而至”。设置樱花课堂是其中的一项。除了国乐,还有国画、舞蹈、摄影、通草浮雕等班级的师生也会来樱花课堂上课。她说,学校的校训是“笃学明理,诚信力行”,涵育“圣洁惊艳,无私奉献”的樱花气节,弘扬“敢为人先,勇往直前”的火车头精神,践行“团结拼搏、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勇于奉献”的学校精神。樱花开时,让学生走出教室,亲密接触大自然,切身感受春光美,也是现代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刘洁告诉记者,自第一批樱花开放以来,学校便对外开放,专升本考试和单招(全日制普通专科单独考试招生)考试时间除外。游客闻香而至,每天人流量数以万计。整个樱花文化节期间,学校每天都有活动,诗朗诵、歌咏会、演讲比赛、读书分享、创意集市,以及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文体节目等。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欣赏樱花,还可以看到广大师生的技能和才艺,参与现场互动。这也是游客与日剧增的一个原因。
“来者都是客。”刘洁笑着说,“我们给大家准备了赏花地图,免费提供开水,设置了志愿服务站,开发了一系列既精美又实用、既有纪念意义又有收藏价值的文创产品,全力做好服务,让大家觉得不虚此行。”
“何止是不虚此行?”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力雁接过话茬说,“我有几个好姐妹,都是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哩。”
周力雁告诉记者,工作之余,她喜欢写诗填词,认识不少文朋诗友。没有比风姿绰约的樱花更叫人诗兴大发的了。连日来,只要她在校,不管在不在办公室,她办公室的门都没落过锁,以便如约而至或不约而至的姐妹来歇脚喝茶。有一次,她开完会回屋,看见几个姐妹正在“看图写诗”,问她们不是看过樱花了吗,咋又来了?其中一个叶姓姐妹笑着说:“谁让你们这的樱花不在同一天开,天天开得不重样哩?”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凝望摇曳在枝头的樱花,哪一刻不在吐故纳新!
三
种花种草种春风,得瓜得豆得希望。
刘洁说,濮大樱花渐具规模和影响,名声在外,得益于学校历任领导的倡树和示范,得益于全体教职员工爱绿护绿的自觉行动,植树造林早成传统。时至今日,学校除了阳光、白妙、春寒、郁金等20多个品种3000多棵樱树,还有海棠、雪松、塔松、白皮松,以及牡丹、芍药、石楠、玉兰、洒金柏等花卉苗木。置身其间,犹如置身花圃林海,袅袅花香沁人心脾,阵阵林涛催人奋进。
“我们不仅有原创的《樱花之歌》,”刘洁笑着说,“还有堪称学校形象代言人的樱花大姐和樱花先生哩。”
樱花大姐叫常瑞萍,樱花先生叫丁玉忠,曾双双出现在时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景涛一篇题为《期待樱花盛开时》的文章:“如果把常老师比作樱花大姐,那么丁玉忠就是当之无愧的樱花先生。”
在人们既往的认知里,高等数学枯燥艰涩,而常瑞萍老师却讲得声情并茂,如行云流水,如和风细雨,如春天正在对樱桃树做的事,深入浅出中,引领一个个学子渐入佳境。丁玉忠是一名建校伊始就辛勤耕耘在花卉苗木间的老园丁,陈景涛第一次见到他时,曾不无善意地提醒他:“绿化要请教园林局。”谁知他憨厚地一笑说:“他们经常请我去当参谋。”
这份底气从哪来?从日常劳动实践中来,从与草木惺惺惜惺惺中来。
丁玉忠现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绿化保洁部经理。他因事外出,记者联系上了副经理崔建群。
崔建群与丁玉忠搭档多年,彼此知根知底。他说,刚建校那会儿,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流沙漫卷,尘土飞扬,风大得睁不开眼、立不住足。丁玉忠、崔建群等人是进驻学校的先头部队,曾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承诺防风固沙,让第一批学生一进校门(其时还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就能看到连片的花草、成行的树木,而不是一片荒芜。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好在他们都年轻,还是一身力气的大小伙子,往手心里噗噗吐两口唾沫,摩拳擦掌地热一下身,即操起铁锨、榔头、镢头,甩开膀子,向这片黄沙宣战。风沙迷住眼了,不管;掌心磨出血泡了,也不管,只管埋头苦干。一天活儿干下来,个个蓬头垢面,酷似沙人。这且罢了,关键是头天栽上的花草树木,一夜风沙吹过,第二天即被刮得东倒西歪,甚至会被连根拔起,一地狼藉。
“啥叫年轻呢?”崔建群笑起来,自问自答着说,“年轻就是心劲大、不服输,更不怕流血流汗。黄沙卷土重来,我们重整旗鼓,继续拓荒植绿,真有点愈挫愈勇啊!”
挫败感不只来自流动的沙丘,还来自反复测定的技术报告,这沙化严重的土壤里有病菌、无营养,无论种花种草还是种树,皆成活率不高,或成活后多虫多病。为掀开这层黄沙,他们掘地三尺,加班加点到三更半夜是常有的事。樱树在当时属稀有树种,大家都宝贝得不行,须专门为其挖一人多深的坑。所以,我们今天看到,树树根深叶茂,枝枝花团锦簇。
一个中午,大家刚栽下几棵阳光樱、白妙樱,还没来得及浇水,一股旋风袭来,树苗被卷到遥远的高空。
风盘旋处,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两个临时雇来的女工吓得双手抱头蹲到了地上。风力大,别人避之唯恐不及,丁玉忠不。因为那是从千里之外的西安、青岛引进的新品种樱,珍贵、量少,在他心里千斤重。丁玉忠毕竟是教职员工,虽不至于满口之乎者也,但也涵养有素,说话从不带脏字的,那天却破口骂了句粗话,一边撒开腿朝风跑去,一定要从风里夺回树苗。崔建群见状,忙招呼几个小伙子跟上,一伙人都疯了似的跟疾风赛起跑来。
“我那会儿倒顾不上管樱树珍不珍贵了,”崔建群说,“而是担心起老伙计的安危。风势越旋越急,风浪越冲越高,沿途经过的一座新坟上的花圈、引魂幡被悉数卷走。有好几次,我在后面看见他跑到了风窝里,踉踉跄跄的,随时都可能摔倒或被风卷走。追也追不上,喊也喊不住,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100米跑过去了,300米跑过去了,直到跑到一里开外的一座建筑物前,这股摧古拉朽的旋风受到阻碍,陀螺似的兜兜转转了几个回合,才开始绕道而行,丁玉忠也才得以从风窝里抽出身来。这时,崔建群他们也赶来了,喘息未定,即被因为风速减弱而撂下的东西落满一脸一头。万幸的是,除了鸟粪、罐头盒、塑料袋啥的,还有他们心心念念的樱树苗儿。代价是几个人都受了点皮外伤,丁玉忠最重。他的一只鞋子跑丢了,脚上扎满蒺藜、玻璃碴子,脸上胳膊上腿上被荆棘划出一条一条的血道儿。
爱绿如命,良可叹也!一大片荒沙退去的地方,屹立起一座生机勃勃的校园。
一年年树木种下来,丁玉忠、崔建群等都成了行家里手,培育嫁接出包括樱树在内的多种新品种苗木。有以丁玉忠为代表的园丁悉心呵护,又有以常瑞萍为代表的老师春风化雨,学校怎能不草木葳蕤,又怎能不桃李芬芳!
四
“濮大樱花盛开啦,朋友们快来打卡赏花吧!”
“濮大的樱花,浪漫如童话”“樱花树下站谁都美”“春暖花开,我在濮大等你一起看樱花哦”……
连日来,濮大樱花搭载抖音、快手、美篇、小红书、视频号等载体走红网络,一时一枝独秀,风光无两。一名叫赵鹏展翅的网友深有感触地写道:“濮大樱花美出了圈,每个濮阳人的朋友圈全被濮大樱花刷屏。没想到这么火……学校周边停车位一位难求。车辆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校园周边道路几乎成了停车场。晚去的只能把车停在距离濮大三公里以外的停车位,然后步行到濮大看樱花。樱花如雪,游人如织。要问是樱花多还是游人多,数学老师一时都难以回答……”
无独有偶,市政协委员、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秘书长,河南省诗和田野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博也有感而发:“看过濮大的樱花,便拥有濮阳最美的春天。人们表面上是在赏花,实际上是在用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活动,迎接春天的到来。而春天,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新生、意味着万物复苏、意味着天真浪漫……”
其实,春到濮上,百花吐艳,处处春光处处美。即便樱花,也非濮大所独有,新蕾公园、濮上园、卫都大街等处都开满了樱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卫都大街两旁和中间绿化带的樱花规模远超濮大,目前已累计栽植早樱、晚樱、郁金樱、红叶樱等万余棵。从三月到四月,花开一路,花香十里。
但仍然有人舍近求远,目不斜视,径直走过眼前的樱花,一门心思地奔赴濮大。
同时开放,同样惊艳,为什么濮大樱花领尽风骚,风景这边独好呢?
“这还用问,”一名左手牵着女儿、右手扯着儿子的游客说,“那是养在深闺里的花朵啊!”
位置决定价值,有人打过一个更形象的比方:好比一根稻草搁在路边,大概率少人问津,一文不值;如果它捆绑在白菜上,那就有了身价,可以和白菜一块出售;如果用来捆绑大闸蟹,那就身价倍增了。
“这情景跟武汉有一拼。”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郭亚辉说,“据那里的同行介绍,武汉三镇百株以上的樱花林就有78处,但最受青睐的,仍然是武汉大学的樱花。一到樱花季,濮大校园里游人如织,也更加印证了早些年就有的一个说法:南有武大,北有濮大。”
在郭亚辉看来,人们争相去濮大观赏樱花,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缘于濮大的文化底蕴。濮大毕竟是我市的第一所高校,人们打心眼儿里跟它亲,打心眼儿里崇文重教。濮大不只有樱花,还有山有水,有近两万名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加上学校准备充分,宣传发动到位,樱花文化节被赋予更多的诗意美学和感情色彩,再加上这几年濮大师生教学相长,经常在全省全国赛事上取得骄人成绩,知名度美誉度与日提升,人们对身边这所高校寄予更多的厚望和期待。漫步校园的曲径回廊,游览樱花的同时,还可以触摸、体验、感受学校的青春气息、人文精神、学术氛围,既赏心悦目又心旷神怡。所以,一样的樱花,自然就有了不一样的质地和属性。
“濮大樱花别开生面,给我们惊喜,也给我们启迪和思索,值得好好总结和探讨。比如,每年濮大樱花盛开季节,如何更好地保障校园安全、游客安全、道路畅通,如何做好人员导流、进一步健全服务举措等。我们正在汇总有关材料,准备以濮大樱花现象为参考,进一步推动我市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郭亚辉说。
樱花花语丰富,非常励志,寓意希望、美好、幸福,以及崭新的开始和生机、飞扬的青春和梦想、纯洁的爱情和友谊、高贵的情操和气概。
风从濮大来。我们走在春天里,与花香结伴,神清气爽;与书香同行,行稳致远。记者 刘文华
新闻热点